2比1的同城绝杀之后,大连可为只要次回合不输成0比2就能冲进中乙,而输球的大连涵瑀却可能连打附加赛的资格都要看别人脸色,同一座城市的两支球队,命运在90分钟里被撕成天堂和隔壁。
这场球放在周六傍晚的大连体育中心,风硬得割脸,看台却挤满了穿羽绒服还摇旗的本地人。哨声一响,两队像商量好似的直接甩开中场,长传冲吊、肉贴肉对抗,谁也没心思绣花。第18分钟,于泽源抢在门将出击前踮脚一捅,球滚进死角,客队球迷区瞬间炸锅。丢球后的大连涵瑀全线压上,队长于帅亲自顶到中锋位置,硬是在第42分钟用胸口把角球撞进门线,1比1,火药味顺着草皮往上窜。

易边再战,大连可为换了条思路,不再跟对手拼高空,而是把节奏切成碎段,球权一丢立刻就地反抢。第67分钟,汤郡豪在禁区弧顶捡到一个二点球,没等防守队员落位,脚背内侧直接抽出一脚贴地斩,球蹭着立柱内侧钻网,2比1。剩下的二十分钟,涵瑀豁出去打三前锋,可为干脆摆起550,禁区里站两层人墙,硬是把比分扛到终场。

赢球那一刻,可为教练组集体冲进场内,替补席上的羽绒服甩得满天飞。涵瑀这边,于帅蹲在中圈叉腰喘气,镜头扫过去,他抬头看记分牌,眼神像要把那数字抠下来。现场广播报出晋级规则:下一场打平或者只输一个球,可为就能升级;涵瑀想直接翻盘,必须至少赢两球,还得零封。算分板一清二楚,压力像潮水倒灌进主队更衣室。

更刺激的是,如果涵瑀翻不回来,他们还得看U21联赛的脸色。大连英博U21目前以21分领跑U21联赛晋级组,只要最后三轮不掉链子,冠军就到手。按规程,中冠第四名将和U21冠军踢一场附加赛,争夺最后一张中乙门票。涵瑀现在排中冠第四,要是维持这个位次,就得跟同城小弟再踢一场生死战。到时候,两支大连球队先拼刀子,胜者才能去中乙报到,败者直接放假,同城德比变成双杀剧本。

11月23日次回合移师普湾体育场,草皮质量更好,可容纳两万人,票开出来不到四小时就卖掉七成。可为手里攥着两个客场进球,心态像打麻将摸到听牌,涵瑀却必须押宝对攻,防线只要漏一个,翻盘难度立刻翻倍。教练组连夜剪视频,重点圈出可为门将出击慢的毛病,准备用远射二次补漏。球迷群里有人提议全场高位逼抢,也有人担心压得太狠被偷反击,吵到凌晨两点还没消停。
U21联赛决赛阶段11月22日开打,英博U21首战对阵上海港U21,赢球就能提前锁定冠军。涵瑀全队那天会集体蹲在酒店会议室看直播,如果英博掉链子,他们还能喘口气;一旦英博赢球,涵瑀就只剩一条路——次回合必须打出2比0或者更大比分,否则就得在附加赛继续跟小弟死磕。一条线牵着三条命,谁都不敢先眨眼。

大连足球上一次同时拥有两支中乙球队还是2014年,当年大连超越和大连博阳一起征战中乙,结果一个冲甲一个解散,热闹只维持两年。这回要是可为升级、英博U21夺冠、涵瑀通过附加赛上岸,2026赛季中乙将出现两支同城球队,加上中超的大连人,三级职业联赛都有大连字号,青训、票房、关注度一次性拉满。对本地球迷来说,周末不用出市就能连看两级职业联赛,对城市名片也是实打实的加分。

可热闹背后也有冷思考。涵瑀青训做得不差,但一线队工资拖欠三个月,赢球奖只发一半,球员靠情怀硬撑;可为背后有地产金主,账上现金充足,却苦于基地太小,梯队只能租外场训练。英博U21这边势头猛,一旦冲进中乙,青年队直接打成年联赛,身体对抗、赛程密度都是新课题。三支球队三条路,谁能先把自家坑填平,谁才有资格谈未来。

看台上,有老球迷拿着1997年大连顺发的旧围巾,嘴里念叨:当年我们以为大连足球会永远辉煌,结果一路掉到中甲。现在同城的孩子们又杀回来,他一边说一边把围巾往脖子缠得更紧。旁边穿校服的初中生第一次现场看球,终场哨响还在学大人样子拍栏杆,脸上冻得通红,嘴里却喊着下周还要来。或许这就是德比真正的意义——把输赢写进当下,把希望塞给明天。
23号那天,普湾体育场的灯光会亮到夜里十点,草皮温度接近零度,呼吸一口都是白雾。可为只要守住平局就能狂欢,涵瑀却必须拼命进攻,英博U21的小将们隔着电视屏幕也能决定大哥们的命运。三股力量拧成一根绳,谁松手谁掉下悬崖。大连的冬天向来风大,那一晚的风里会裹着呐喊、咒骂、叹息,也可能裹着一座城市重新沸腾的心跳。